声明: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,请悉知。 他是抗战里冲锋在最前头的狠角色,结果建国后一进牢里就是十年,原因不是贪,不是逃,而是他亲手把一个老战友送上了绝路。 判决书念完那天,他没说话,只低着头,眼圈通红,像是十年前的枪声又在耳边炸响。 仵德厚,陕西人五五策略,出生在个穷地方,小时候家里没几亩地,靠娘在集市上卖菜贴补,爹是打长工的,一年难得见几次家。 小时候他个头小,脾气却倔,读书不多,倒是三国水浒背得滚瓜烂熟。 乡里人都说这孩子要不进衙门,要不进军营,没别的路。 十几岁那年,西北军来村里征兵,他扛着褡裢就去了。
图片五五策略
冯玉祥的队伍那会儿条件苦得很,帐篷漏雨、饭吃不饱,夏天蚊虫咬,冬天冻得脚裂,但他一句不吭,白天练兵,晚上抄着油灯学地图。 小兵做得认真,升得也快,从班长做到营长,没几年就在队里有了点名气。 抗战一打响,他正带着兵守北平外围,正儿八经跟日军开了火。 那年冬天特别冷,刺刀都冻得粘手,他却穿着单衣,抱着枪站在前线。 有一次夜里敌人偷袭,他第一个跳出战壕,手里举着枪就冲,嘴里喊着:“跟我上!”那一仗硬是把对面打了回去,战士们都说他是敢拼命的主儿。 台儿庄那仗更凶,他带的营守在主阵地,日军坦克轰过来,机枪扫得人抬不起头。
图片
仵德厚的头盔被弹片划破,右胳膊中弹,血顺着衣袖滴下来。 医务兵要拉他下去,他不肯,嘴里只说:“我不走,阵地不能丢。”那之后他被提拔为团长,还被蒋介石点名接见,说他是“血性军人”。 打完几仗后,他被送去成都军校进修。 那地方跟前线不一样,有书有老师,环境也安稳。 他读书吃力,但熬得住,每天四点起床跑操,晚上熄灯后点着蜡翻书。 和他一个屋的学员说,他床底下全是翻烂的教材。
图片
毕业论文写的是游击战怎么配合正规战,拿了个高分,回部队后直接当了副师长五五策略,归黄樵松管。 黄樵松是老资格的抗日将领,脾气硬,办事稳,仵德厚很佩服他,两人搭档几年,合作得也顺。 可到了1948年,国民党在北方的战线越来越紧,部队士气掉得厉害,很多将领都开始动摇。 那时黄樵松已经在考虑起义的事,准备带着部队投奔解放军。 这事他先告诉了仵德厚,想拉他一块干。 按理说两人交情不浅,再说那时候大势已去,黄只是走在了前头。
图片
但仵德厚犹豫了,心里打鼓。 他一边记着国民党这些年的提拔,一边又拿不准到底该不该走那步。 最后他选了个最不该选的路——把黄樵松的计划报了上去。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,黄樵松和几位下属被抓了,没多久就被押去南京,判了个死。 仵德厚坐在办公室抽了整整三根烟,脸色发青,谁劝也不吱声。 从那以后,他开始做噩梦,梦里老是黄樵松站在他床头,什么都不说,看着他。
图片
那年年初太原被围,他没有跟着部队撤,而是换了身便装想躲起来。 但地下党早就知道他在城里,没过几天就把他抓了。 押上法庭那天,台下坐满了人,检察官一口气念完起诉书,说他泄露情报,害死爱国将领。 他没反驳,只低头说了一句:“我错了。” 审判结果是十五年,后来减成十年。 他在狱里没吵没闹,成天坐在墙角发呆。
图片
跟他一个牢房的犯人说,他有时半夜会说梦话,嘴里念的是“黄军长,对不起。”十年过去,他出狱那天,头发全白了,走路都要人扶。 原本那个站在战壕前吼着“跟我上”的军官,早变了模样。 这十年,他没写回忆录,也没接受采访。 有人说他后来住在西安郊区,日子过得清淡,邻居只知道他是个退伍军人,不知道他曾经的身份。 直到他去世,也没再提那件事。
图片
参考资料: 《国民党将领沉浮录》,人民出版社,1995年 《太原解放实录》,山西人民出版社,1989年 《华北军区战史文献》,军史资料出版社五五策略,1980年 《抗日将领口述历史》,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整理,2005年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大圣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